昨日,676分的全省理科最高分——绵阳中学杨山楷接受记者专访,这位“史上第一个复读生拿第一”的考生,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,以及他的执着。
去年放弃了上海交大
昨日上午8时30分,记者见到杨山楷时,他刚起床不久,“昨天晚上睡得很好。”戴着眼镜、身穿黑色T恤、背着旅行包,杨山楷的书卷气扑面而来,“成绩是老师告诉我的,现在都还没查到单科分数呢。”他平静得有些“过分”。
“昨天晚上给爸妈打了电话了,他们也不是很激动。”杨山楷说,妈妈只在电话里叮嘱他:“不要飘飘然,以后也要踏踏实实学习。”
杨山楷是达州渠县临巴镇人,父亲杨志常今年52岁,是一名有30年教龄的乡村小学教师,48岁的母亲戴绍碧身体不好没有工作,在家料理家务。
“去年考了590分,当下就决定复读了。”尽管才19岁,杨山楷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成竹在胸,去年放弃了就读上海交大的机会,经过一年复读,他终于在这次高考实现“读顶尖大学”的梦想。
“很多学生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,但是他不一样。”杨山楷的班主任老师刘伟说,杨山楷非常清楚自己的薄弱地方,并且能针对性地用功去弥补,而且能够合理安排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,“他是全才,没有任何偏科。”
“意大利被淘汰太可惜”
跟许多男孩一样,杨山楷也爱足球,还是意大利队的球迷,“太可惜了,昨天意大利被淘汰了!”聊起世界杯,杨山楷顿时有了活力,说自己高一、高二的时候也常常踢足球、打羽毛球,不过到了高三,学习压力明显比以前大了,就收敛了很多。
聊起未来的打算,杨山楷沉思片刻说,自己的第一志愿始终是清华、北大,但究竟选报什么专业,还要接下来仔细斟酌,“我现在脑子里都是空的,可能过两天回过神来就能决定了。但小时候特别想当科学家。”
学习秘籍>>>
“学习没有什么诀窍,就是要勤奋。”在杨山楷的背包里,装着一个涂满了笔记公式的改错本,平时的错题他都记录在本子里,长时间的练习纠错,让他找到了提高成绩的关键:认清自己,对症下药。
早报记者冯雅可摄影黄瑶